在我們看到這麼多光榮選手心路歷程報導,
不知道大家知道,陪練員一個用營養津貼多少錢(不到一萬元台幣)😤?即便是正式培訓員,生活津貼是多少(呃~期限內3萬台幣)? 前提是,這些孩子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拿到生活津貼條件?即便拿到之後,保障制度我們大人們作為了什麼?
而這些運動員是單項協會資產之外,當然也是我國對外宣揚國威的全民重要資產。 別忘了,能夠參加奧運的選手佔比要比「公務人員」少的許多,又,法官在神聖的地位賦予憲法保障,這些運動員甚至比法官人數比例上還是特少數。
只是,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當運動員退下舞台後,他們過去的創造在法律上並沒有被受到保護,當然就沒有延伸關係,最後如果沒有擔任教練或老師,通常人生從頭開始。
無論是否有國光獎章(這是另一個點數的議題)犒賞,就以目前小小通膨到購屋環境,這些犒賞根本微不足道,一千萬,用青春生命去賭注,拿不拿得到是一回事,拿到了,買房安生立命夠嗎?
終究,掌聲之後回歸現實,運動員並非是為了國光獎章參賽,是為了身為一位我國運對員「使命感」拼下去。 各位可以去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看看,進去後,有多少精神標語!都是「為國爭光」。
是的,
成名者,幸運的只是在自己領域活下去作為基本條件,
而99%的失敗者呢? 我想,雖我國非社會主義國家,當然不能比擬,但似乎我國對於亞奧運動員、教練的保障並沒有在政府法令上或民間參與上(後者以現代化民生主義國家制度上比較),看到尊重還有安身立命。
對,我國將運動員排除適用勞動關係,這些身份特殊又極為少數的優秀運動員可能退休後才能開始走入勞保或公保來保障自己,這樣的延續,可能是30歲以後的事,那麼,幾歲後才有退休資格與保障?又,他國辦法呢?希望未來有人有能力為這些亞奧運台灣孩子權利而戰。
東京奧運即將開戰,選手們,加油~ 為自己奮戰吧。
朋友們,也讓我們一起為這些勇闖世界孩子們一起集氣,加油~
#體育要專法